《三體》與 iPhone 產線:國朝的工業與科幻的黃金時代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着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訓序言》(1859)

西元2006年至2007年,《三體》在《科幻世界》雜誌連載,期間 Apple 公司發佈第一代 iPhone;

2007年,《三體2》出版,2008年,Apple 公司發佈 iPhone 3g,並交由富士康代工,廣受關注;

2010年,Apple 公司發佈 iPhone 4,同年《三體3》出版,當年 iPhone 4大賣;

2010年期間,iPhone 的代工廠出現員工連續跳樓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三體》的出版時間與世界工廠的巔峰時刻,如此接近。國朝科幻的黃金時代與國朝工業產業鏈的黃金時代,在移民工人的悲歌中交相呼應。真理在歷史中展開,正如至聖先師的教誨,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人們的意識。

透過一則戴老師聊《三體》的短片,我驚訝地發現戴老師原來也追了《科幻世界》上《三體》的連載,而我很幸運能和戴老師一起追這個系列。那時候我還在念中學,起初,只有我和另一個同學看《科幻世界》,爾後風靡全班,這只不過是《三體》的連載從開始到高潮的過程。

各類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三題》的情緒化表達,為了一部中學生讀本,《三體》的愛好者與鄙夷者吵得面紅耳赤,仿佛不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她們就會錯失自己的一部分。好的科幻文學作品大概可以算做工業黃金時代的神聖讚歌,讚歌是時代精神的低吟,它理應被更審慎地對待,而不是陷入到情緒對立。

至聖先師有言「手織機給我們帶來了封建領主,而蒸汽磨坊則帶來了產業資本家」。好的科幻作品,正如《三體》那樣,用連續的劇情將這個真理演繹出來了。

那些連手機電腦都玩不明白的人們,她們看不到這一真理在文學中的展開,眼中只有低劣的社會學理論(黑暗森林理論),她們像滿洲八旗治下的包衣一樣,總是否定科技進步帶來的變革,將偉大的發明視為奇技淫巧,而這些回響也不過是手織機、蒸汽磨坊的吵鬧雜音。

當然,盲目崇拜某一部作品,這與文化工業的粉絲經濟並無差別,對《三體》狂熱者的批判應該轉為批判文化工業的一般,因為這不過是消費主義在這些狂熱份子頭頂之上的顯靈。

前久,趁騰訊版《三體》電視劇的熱播,我又翻了翻三體,發現書裡面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不過時光倒回西元2006年,誰又有多少進步思想呢?耶穌有言沒有罪的人,可以拿石頭砸死她了。騰訊劇版《三體》的精彩程度遠超我的想像,要知道,它一整季的預算只是網飛版一集的預算。中學時代,我看《科幻世界》雜誌連載的時候,萬萬沒想到,它會上國朝皇家電視台呀。

最後,讓我們冒充一下熱衷下大棋的「國師」:不知道非國語區觀眾喜不喜歡騰訊版《三體》,如果非國語觀眾也愛看的話,朝廷應該將孔子學院的經費撥給《三體》電視劇第二季。當然,我們對於小學生不要抱有任何幻想。這裡沒有大棋,只有臨時起意和形勢所迫。